近日,从一次奇葩的选课经历触发,思及大学的人才培养。
越来越多很“高中”的东西进到了大学里,月考、刷脸签到、全排课无选课、卷绩点卷成绩……以上种种,皆是高中化的现象。
大学到底在不在高中化,我认为并不重要。所谓高中,理论上也是在搞教育,“高中化”是在大学中用高中教育的手段。手段背后,如何“做教育”才是应该关注的本质问题。
大兴刷脸、月考之风,用强制性手段把学生绑在课堂里,绑在成绩上,你听课学习的概率总该高一点了吧。这个逻辑已经太常见了,手机在学校里不好管那就先禁掉手机,电子游戏危害青少年就禁掉电子游戏,学生压力太大跳楼多就封上窗户,等等等等,都是一样的逻辑。解决不了问题的本质,就解决问题出现的情景。不给学生玩手机的机会,不就解决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了吗?但学生沉迷手机到底解决了没有?对学校而言,解决了,已经不可见了;对学生而言,没解决,因为有手机的情景终将出现,现在只是暂时压制了而已。到底真教育了没有?高中时你可以用高考做说辞,那大学呢,为了战考研吗?
学生不来上课,不听讲的问题也一样。解决不了学生内生的对知识的兴趣,就只能把学生绑在课堂和成绩上,夫复何求?当然,人均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成因之一,但并不能推导出要朝着不解决本质的方向发展。
到此其实还未提到选课,因为此事与我校我院紧密相关,不想有辱校格院格,只好隐晦揶揄两句。
课程系统是个不断严密化的系统,一份培养方案安排好你从大一到大四几乎所有的课程,你只需要按部就班上课下课考试通过,不出现学分不够的问题,这就是课程系统的目标了。但人才培养究竟是否如此流水线工业化?每个人来处不同,兴趣不同,能力不同,进度不同,去处也不同。流水线只能培养出优秀的产业工人,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家。或许会有人说,大部分人就是成为产业工人,这也对,但如果目标在此,是不是可以把大学改名为大专了?这些应该在二一分流中解决的问题被后置到大学,形成了”国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“的独特风景。
对于选课系统,如果不能说脏话,我没有任何想要发表的意见。
创意的火花不会在陈旧死板中生根发芽,自由开放的土壤才能开出创新之花。但自由和公平向来是大众与精英的一体两面。一面是保障广大学生的平均水平,一面是呵护少量学生的锐意自由。宽松的代价是整体的沉沦,紧缩的代价是创新的磨灭。两者并非完全对立,但总归是不好平衡的。掌握好这个矛盾的主面次面,才能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。
- 本文链接: http://david-zhang-test.github.io/2024/03/06/2024-03-06-campus-education/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默认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