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正经胡说八道。
近来,有许许多多光怪陆离之事,就发生在身边,但又仿佛充耳不闻。乔布斯曾说“You can no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 ”如果回看南京商场的装饰,广西南宁的地铁,梅西香港的不上场,被起诉15亿的莫言,农夫山泉的新图案,这些点连在一起我们能发现什么?常识与理性的解构,实事求是的死去,狭隘民族主义和虚伪爱国主义的横行。
细细品味各中原因,稍有不同,便一并作文说了。
流量媒体
最浅层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流量媒体,更准确说是短视频这种信息媒介。不仅仅是自媒体、一些无下限的官媒一样流量为王。短视频要流量就得有对立、有冲突,社会上能说的冲突就那么多,无非几类。性别对立(热辣滚烫)、民族国家对立(日本、美国)、阶层对立。同时短视频的节奏还要求对理性的抛弃,用15s达到一种情绪高潮。当这些情绪化的内容供给增多时,理性的思考性的内容供给会自然而然地减少。
前文提到的几种怪相,至少踩中了冲突中的一个,又辅之以大量情绪化的讨论,反逻辑反事实的螺旋便开始旋转,更加速了其他怪相的产生。
教育的作为与不作为
深一层的逻辑是教育性的。社会性教育是其中一部分,也就是上一节所谓媒体者。这一节更讨论学校教育层面。
对逻辑和理性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数理化这些学科,但文史哲教育却在背诵与反复中度过。自然科学是科学,社会科学就不是科学了?缺乏实证的、科学的手段,统计的、逻辑的视角,不把学科体系有逻辑地整理起来,不以理想的方式教学知识。此问题不仅高中,大学依旧。法学、管理学的教育什么样子,想必无需多言。
学校教育的种种不作为,与社会教育的种种“反向”作为,共同教育出了繁荣盛世。
国家与经济属性
底层的逻辑是经济的。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上层建筑,我国在党政国三位一体下,部分承认资产阶级法权下,果然发展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。国有、公有经济有着更低的融资成本、更低的经营风险、更好的稳定性,对经济的综合贡献尚不如被歧视的私营经济。从资源配置到分配公平,在经济快速增长时并不体现,但经济增速放缓时,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便显现了。
我曾向某位老师问过一个问题:怎么理解传统西方国家的底层逻辑?得到的答案是:圣经和大宪章。回扣今日主题,常识在社会割裂中消融,理性与事实在情绪满足中退化,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治国手段,掩盖了某些矛盾本质。社会上有些狗被放出来,我们知道是谁放的,我们知道为何要放,我们只能选择沉默。
- 本文链接: http://david-zhang-test.github.io/2024/03/10/2024-03-10-silence-of-ambiguity/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默认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